程序文件之新项目评审程序
1目的
为使本中心检测能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,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,确保开展的新项目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,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、可靠、符合规定要求,特制订本程序。
2适用范围
适用本中心对新增检测项目的策划、准备、实施、评审、验收等全过程。
2.1新检测方法或项目
在形式或技术内涵上是原有(原申报)检测项目或方法所没有的。
2.2新参数
原检测方法或检测项目所没有包含的参数。
2.3新标准
原检测标准已作了重要的修订,或原标准作废,采用新标准。
3职责
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新项目评审工作,编制新项目计划和落实所需资金;
专业室主管负责填报新项目立项申请,参与仪器设备的订购、验收、标识、建档,组织实施和验收,以及运行后管理。
4工作程序
4.1开展新项目的需求
4.1.1根据市场变化的要求,检测标准的修订及更新,专业室主管可提出开展(增加)新的检测项目或应用新方法标准的需求和申请(见:《开展新项目申请表》)。
4.1.2技术负责人根据工作需求和申请制定开展新检测项目计划。
4.1.3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论证,是否有足够能力开展新的检测项目工作,包括必要的仪器设备、环境设施及相应的标准和人员等(见:《开展新项目评审表》)。
4.1.4通过论证的计划,经中心主任批准后,由技术负责人制定实施方案和组织实施。
4.2新项目的展开
4.2.1经立项批准的新项目,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提供现行有效标准规范、检测方法、设备及人员要求,组织人员编写作业指导书(必要时),进行检测人员的培训,提供报告格式信息内容。
4.2.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按要求编制仪器设备、检测消耗品采购计划,改造设施环境,送检新购进的仪器设备。
4.2.3质量负责人从管理体系方面(如文件控制、记录控制、人员、设施和环境、设备、量值溯源、方法、报告)检查验证新项目的开展是否符合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。
4.2.4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内容
a)检测方法的名称;
b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;
c)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,包括技术性能参数要求;
d)所需的标准物质(参考物质);
e)对样品的管理要求;
f)抽样方面的要求;
g)被测定的参数或量值及其范围;
h)检测需要的设施环境条件;
i)检测程序描述;
j)须遵守的安全要求;
k)检测的准则和要求;
o)须记录数据的分析和表达方法;
p)必要时,提出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要求。
4.2.5若开展新项目的同时需用非标准方法时,执行《方法的选择与确认程序》。
4.2.6负责新项目的检测人员应具有一年以上检测工作经验,大专以上学历。
4.3新项目的实施验证
4.3.1技术负责人根据实施方案下达检测任务通知书,检测室进行方法验证。
4.3.2验证内容包括:
a)全部输入的文件资料的有效性、适宜性;
b)人员培训效果;
c)仪器设备的配置及校准状态;
d)设施环境条件符合情况;
e)项目检测人员的模拟检测;
f)通过实验室间比对结果验证;
g)必要时,计算出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。
4.3.3检测人员根据验证结果编制验证报告,经技术负责人组织论证和批准后试运行。
4.3.4质量负责人根据新的检测项目要求组织编制有关文件,组织培训和考核。
4.3.5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必要的试运行,此期间各过程要有详细工作记录。
4.3.6试运行成熟后,经技术负责人批准,将新检测项目列入本中心可承检项目中,正式纳入管理体系运行。
4.3.7新项目通过验证符合要求,条件成熟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向CNAS正式提出申请增项。通过评审后,正式对外开展新项目检测工作。
4.3.8对于新修订的或更新的标准等的应用,经上述程序由本中心内部组织验证符合要求后,即可用于检测工作。在新标准采用初期,应加强质量监督工作。
5相关文件
合同评审程序
方法的选择与确认程序
检测工作控制和监督程序
仪器设备管理程序
6质量记录
开展新项目申请表
开展新项目评审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