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室日常监督控制程序
1目的
对影响检测活动的各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,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2范围
适用于检测过程中的对人员操作、设施环境条件、检测方法选择及方法的确认、对质量有影响的仪器设备、测量的溯源性、样品的处置等环节的监督和控制。
3职责
3.1技术负责人
负责检测工作的监督和控制。
3.2 监督员
负责的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。
3.3 检测室主管
负责对本室的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;
3.4综合室主管
负责年度日常监督计划的制定。
4工作程序
4.1质量监督计划
每年初由综合室主管编制《年度日常监督计划表》,并由技术负责人批准。对监督的主要内容和监督活动进行明确。在检测过程中日常需监督控制的影响质量的因素(环节)主要包括以下几项:
4.1.1 检测人员(包括在培人员)的检测活动。
4.1.2 与检测相关的设施和环境条件。
4.1.3 检测方法的选择及方法的确认。
4.1.4 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仪器设备(包括辅助设备)。
4.1.5 测量的溯源性。
4.1.6样品的处置。
4.2 检测的控制措施
4.2.1监督员实施监督中,发现会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问题时,有权立即中止被监督的检测工作,责成检测员立即纠正。情况较严重或现场无法立即纠正的,由监督员按《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》执行。检测员在未完成纠正前,不得开展类似的检测工作。
4.2.2本中心制定并实施《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》,对检测人员(包括在培人员)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,监督员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,有计划地进行监督,将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填入《日常监督记录表》,上报给技术负责人。
4.2.3 检测人员在开展检测活动之前,应充分考虑检测场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,检测负责人对此需给予足够的控制,并执行《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和维护程序》。4.2.4 检测人员在开展检测活动前,对是否选择适当的方法,需得到确认的方法是否已经确认,是否具备必需的作业指导书、标准、技术文件等。具体要求执行《方法的选择与确认程序》、《新项目评审程序》。
4.2.5 检测人员在使用各类仪器设备时,应严格按规程、细则、规定及《仪器设备管理程序》正确操作,包括对设备的正常维护和管理。
4.2.6 本中心各专业领域的技术记录、数据均应按要求溯源到国际单位制。与检测有关的各类在用仪器设备、标准物质要求校准并溯源,并在有效期内。仪器设备、标准物质的管理等具体执行《量值溯源管理程序》、《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》、《期间核查管理程序》。
4.2.7根据要求检测工作可由两人或多人进行,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、作业指导书的要求,对检测结果负责。
4.2.8使用计算机或自动采集数据进行检测,则按《计算机文件及数据控制程序》执行。4.2.9检测报告的出具按《结果报告管理程序》执行。
4.3 对控制措施的监督
4.3.1 技术负责人、检测负责人、监督员均有对控制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责任,及时发现问题,及时提出,及时解决,按《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》、《纠正措施控制程序》执行。
4.3.2监督员负责日常检测活动中的监督工作,除参与有组织的定期检查外,日常工作时,随时发现问题,随时做好监督记录,填写《日常监督记录表》并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。4.3.3 技术负责人综合分析、评价日常监督状况,并向试验室主任报告工作。对各种监督资料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文件,提交管理评审。
4.4 各种监督记录、文件、统计资料,均由资料员收集、整理、留存。对各种监督资料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文件,提交管理评审。
5相关文件
*********-**09-2018 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
*********-**11-2018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
*********-**12-2018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
*********-**17-2018 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
*********-**18-2018 设施与环境的控制程序
*********-**21-2018 方法的选择与确认程序
*********-**24-2018 新项目评审程序
*********-**26-2018 计算机文件及数据控制程序
*********-**27-2018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
*********-**29-2018 量值溯源管理程序
*********-**28-2018 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
*********-**31-2018 样品管理程序
*********-**35-2018 结果报告管理程序
6记录
*********-**36-QR01年度日常监督计划表
*********-**36-QR02日常监督记录表